干货 | 没有剪刀,案例面试怎么开脑洞?!
很多人都会跑来说,Zoe我觉得我的框架特别好,但是一到开脑洞的时候就不行了,为什么我这么没有创意?!为什么我的脑洞这么小?!
Zoe教你出门左转去五金店买把剪刀可好?
其实,案例面试中不会开脑洞不是因为脑洞不够大,90%的情况还是因为你没有得到做CASE的本质,不会逻辑思考,不会搭框架。难道你想告诉我你熟记了Victor Cheng的business situation framework就叫“很会做CASE”、“框架很好”了嘛…
Zoe不认识你!>_<
掌握三个原则,学会妥妥地开脑洞!
1. 从定义出发理解问题
2. 在大脑中构建你的决策框架
3. 永远不能脱离驱动力
从定义出发理解问题
永远从定义出发。如果不理解某个概念,就问面试官,是怎么定义的。
举个栗子,某汽车厂商要提高生产线的产出效率 (productivity)
别急着开始回答。先想一想,产出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呢?
— 总产出的价值 / 总生产成本
没想清楚定义就开始分析,你的分析很有可能是不准确、不全面的。
当然也有一些时候,需要你去定义你要解决的问题。
你问面试官,“这个xxx是如何定义的呢?“
面试官笑着问你,“你觉得呢?”
不是面试官逗你玩儿,是因为这个情况在实际的项目中太常见了。
我以前做过一个项目,客户的目标特别飘逸 — “成为危重症领域的专家”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么飘逸的目标怎么定义呢?
雄心勃勃的客户也说不清楚”危重症“怎么定义 — 是按照疾病的死亡率 (比如说超过某个死亡率的才算)?还是按照治疗科室(比如说急诊手术、重症监护病房)?
另外,”专家“又是怎么定义 — 是按照产品的数量和销量?还是按照覆盖的科室和地区?是按照绝对的指标还是按照相对的份额?
我们花了两周时间帮客户一起想可能的定义,以及使用各个不同定义的意义和可操作性,做了很多管理层访谈收集大家的想法,最终确定了“危重症专家”的定义。
没有清晰的定义,分析和建议根本无从谈起。
在大脑中构建你的决策框架
明确了定义以后,你自然就知道有哪几个大方向要解决了。
回到我们汽车厂商的生产效率的问题,明确了定义,那么提高产出效率的方法就是1)提高总产出的价值;2)降低总生产的成本。
然后进一步细化这些驱动力,在脑海中构建起清晰的框架。
这个训练是非常必要的,因为面试官很有可能抓着一个分支让你快速地细化,不停地问你”What else?!”. 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在纸上写下来,要很快在脑海中让你的决策框架像树一样生长(所以人家才叫decision / issue tree嘛)
回到提高总产出的价值,有什么驱动力可以带来总产出价值的增加呢?比如说 —
* 提高产出数量
* 提高单位价格
* 优化产品组合 (比如说增加高价产品比例)
再往下一层分析 —
* 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产出数量?
* 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单位价格?
* 哪些方法可以优化产品组合?
开脑洞永远不能脱离驱动力
很多人一听到开脑洞就开始各种天马行空。比如说,建议客户开发新的车型啊,把我们的车设计的更好看啊,做更多的市场推广啊各种blablabla...
面试官只关心一个问题,你提的方案怎么帮客户解决问题了?你可以很明确地指出你的方案改变了哪个驱动力吗?
根本不存在你提了一个解决方案,但是不知道它对应到哪个驱动力的情况。如果有这样的情况,说明你要么是决策框架不完整,要么就是这个解决方案根本不能解决问题。
每个人的思维习惯不太一样,有很多人是从右到左的思维,先想出各种解决办法,然后再去看是不是适合解决某一个分支的问题。有的人是从左到右的思维方式,先想有哪些驱动力,然后再想解决办法。
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,根据你的思维习惯,可以从左往右思考,也可以从右往左思考。
但是!殊途同归!最终你呈现的结果是一样的 -- 一个清晰的决策框架,多层驱动力,每一个驱动力下有对应的解决方案。
从某个驱动力到想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确实需要一点想象力、商业洞察和常识。下次我们再说说怎么积累商业常识~
但是学会从定义出发、一层层往下剥离驱动力、想出具体的解决方案,已经可以帮你在面试中做到八九十分。
所以,不要再抱怨自己没有创意了,也不要去买剪刀了,本质上还是回归到逻辑和思维。
ZOE Consulting
个性化战略咨询申请培训
INSEAD | 港科大 | 中欧MBA的
咨询申请培训你也可以有!
欢迎关注公众号获得更多面试干货:
追随内心引力 (ASKZOE)